今天是:
本网站已支持IPv6网络
当前位置:首页>>阳光检务>>公益诉讼
四川成都:打造“行政监管+公益诉讼+公众参与”生态治理新模式
时间:2025-04-14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成都:打造“行政监管+公益诉讼+公众参与”生态治理新模式

同心护碧水 共建幸福河

“同心护碧水 共建幸福河”志愿服务活动现场。

近日,四川省成都市沙河城市公园内,随着节水用水歌曲《小水滴的小美满》声音响起,100余名志愿者、公益诉讼检察官、水利专家共同开启“同心护碧水 共建幸福河”志愿服务活动。活动由成都市检察院、成都市水务局、成都市节约用水监管事务中心、成都市河道监管事务中心联合成都云公益发展促进会共同开展,旨在展示“行政监管+公益诉讼+公众参与”生态治理新模式。

“重点推进强化地下水资源保护,打造的公益诉讼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获全国竞赛一等奖;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00余件,推动清理被污染河道12公里;办理涉电、毒、炸等非法捕捞水产品公益诉讼案件17件,共计放归鱼苗20余万尾……”活动中,成都市检察院检察官先对2024年该市检察机关涉水公益诉讼工作情况进行通报。

活动现场,成都市河道监管事务中心“我在成都有段河”志愿者现场普及巡河要点——如何辨别水体异常,如何进行岸线维护,怎样记录河道问题。从观察一片漂浮物到举报一处暗管,志愿者们深刻体会巡河的核心职责就是当好河湖的“健康管家”,形成“人人守护家门口碧水”的新风尚。

据了解,2024年,成都市检察机关重点针对建筑工程、餐饮娱乐、饮用水生产等高耗水行业,运用法律监督模型督促8家企业停止违法行为,推动解决5家企业用水难问题。针对涉水领域常见的河道及其沿岸污染、废水污水直排等问题,该市检察机关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02件,推动清理被污染河道11.7公里。如成都市新都区检察院在督促整治锦水河水污染行政公益诉讼案中,充分发挥“河长+检察长”机制优势,与该区河长办共享案件线索,对排口水污染进行联合排查,最终发现水污染源自园区污水直排和雨污混排。该院遂向相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推动其在开展全面排查的基础上,通过管网整改、污染源拆除等措施,从源头上防治水污染。

(本报记者查洪南 通讯员汤博为 刘峥峥)

来源:最高人民检察院

阳光检务
本院概况
组织机构
工作报告
预算公开
业务流程
法律文书
检务须知
公益诉讼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版权所有: 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人民检察院
工信部ICP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技术支持:正义网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

蒙公网安备 150103020004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