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在呼和浩特市回民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王利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检察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们提出宝贵意见。
2024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回民区人民检察院在区委和上级检察机关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在区政府、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紧围绕区委政府中心工作,践行“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基本价值追求,加快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让检察工作更具质量、更有效率、更显效果。
一、忠诚履行服务大局的职责使命,在护航高质量发展中扛起“检察担当”
坚决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全。今年以来办理审查逮捕案件225件314人,审查起诉案件415件533人。全力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对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犯罪严惩不贷,起诉严重暴力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56件58人。严厉打击“黄赌毒”犯罪,起诉17件25人。在区委统一领导下,依法妥善办理重大敏感复杂案件5件,有力防范化解各类风险。起诉职务犯罪8件8人,同比上升75%,依法初查司法人员相关职务犯罪线索7条,反腐败斗争成果有效巩固。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依法从严办理自治区纪委监委挂牌督办的6人涉恶案件,确保不枉不纵。
营造更优法治营商环境。深入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危害经济发展和侵犯企业财产权犯罪,起诉18人。起诉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涉众型经济犯罪16人,追赃挽损148.74万元。排查涉企犯罪财产性判项41件,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7份并督促执行。联合区司法局召开涉企社矫对象座谈会,打通涉企在矫人员外出“绿色通道”。“零距离”送法入企,提供法律服务100余人次。强化知识产权综合履职,在莫尼山非遗小镇建立知识产权检察保护联系点,“一对一”入企服务。调研乌素图大杏品牌保护现状,形成《乌素图大杏保护工作调研报告》,并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推动地理标志申报取得实质性进展。
着力服务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全力守护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办理环境保护类公益诉讼案件17件。持续加大黄河流域呼和浩特段保护力度,把脉乌素图沟河道沿线环境治理,联合区公安分局、河长办制发《回民区2024年河湖管理保护“春季”行动方案》,凝聚生态环境保护合力。深化“河长+检察长+警长”长效机制,以“实地巡查+无人机巡航”联合巡河,督促清理河道垃圾5吨,为河道“清障”。排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点位47处,督促清理保护区违章建筑、固体废物,保障水源安全。
助推社会治理现代化。深化“调研报告+检察建议”双轮驱动模式,系统谋划当好法治助手。对近三年1000余件刑事案件研判分析,形成“一镇八办”犯罪态势分析报告报送区委政府,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检察方案”,获区主要领导批示肯定。以个案办理、类案监督推动源头治理,制发各类检察建议67份。其中对交通运输重点领域驾驶员从业资格问题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入选全区优秀社会治理检察建议,推动该领域监管更加规范。以社会公益服务优化管理效能,灵活运用非刑罚处罚措施,50名拟不起诉人员参与公益服务,最大限度促进认罪改造,减少社会对立。
二、积极践行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在增进民生福祉中传递“检察温度”
擦亮民生幸福新底色。以“检护民生”专项行动为抓手,严惩“电诈”犯罪,起诉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69人;关注“舌尖上的安全”,起诉涉食药领域犯罪51人,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2件,对网络平台销售假牛肉干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诉请140余万元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金获支持,行政机关扣押假牛肉干762.75公斤,入选最高检典型案例;护航安全生产,重点推进学校、商业区等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生产风险整治,办理一起制售伪劣灭火器案,全市首次由检察机关针对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提出上诉,获呼市中院支持,改判被告支付三倍赔偿金,防止一万余具伪劣灭火器流入市场,该案作为安全生产领域典型案例,在《检察日报》刊载。
保障特殊群体合法权益。综合履行检察职能,全方位维护妇女儿童、残疾人等特定群体权益,以法治“力度”提升民生“温度”。牵头区法院、区公安分局和区妇联挂牌成立“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站”,建立涉妇女儿童权益综合保障机制,办理相关案件14件,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在调研中对我院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成效高度肯定。构建“检察+工会+人社”协作机制,对侵害劳动者平等就业权益等问题制发检察建议,督促相关单位全面整改。依法监督行政机关完善无障碍设施3处,保障残疾人出行无“碍”。构建“司法救助+”多元帮扶格局,对因案致贫的28人发放救助金39.5万元。
绘就矛盾化解好“枫”景。认真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信、访、网、电”四位一体综合服务平台,用好部门联合接访、干警轮值接访等制度,依法受理各类来信来访98件,切实保障“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落地见效。建立“1+N”模式多举措解决群众合理诉求,首访化解率从2021年的19%上升到2024年的60%。院领导带头包案化解矛盾纠纷,首次信访案件包案率100%。常态化开展检察听证,对65件案件组织公开听证,做好释法说理,助推案结事了人和。主动开展法治宣传,深入社区、乡镇举办普法活动十余场,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推动矛盾纠纷由事后化解到事前预防。
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对未成年人犯罪坚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依法批捕5人、起诉4人,对23人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依托“青蕊”未检工作室一体化履职,起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5件7人,对文身场所、宾馆接纳未成年人等问题综合履职2件,制发检察建议督促责令整改。持续推进“三诉帮教”做深做实,对65名罪错未成年人以家访等形式开展帮扶,提供法律援助26人次。聘任12名社区网格员为“青蕊姐姐”,形成帮扶合力。多点发力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开展“法治副校长”送法进校园宣讲活动25场次,精心打造青少年沉浸式法治教育体验馆,以模拟法庭、情景剧演绎等普法新模式,为上千名师生带去“沉浸式”法治教育,联合内蒙古电视台录制普法节目《说法班会》3期,持续扩大宣传辐射面。未检工作成效显著,预防犯罪经验做法被最高检九厅肯定并推广。全区检察机关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现场会在我院召开,会上以“三诉帮教”作交流发言,为未检工作发展注入新动力。
三、牢牢把握法律监督的宪法定位,在维护公平正义中彰显“检察价值”
刑事检察持续优化。依法适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395名犯罪嫌疑人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扎实推进“简案快办”,简案办理数占比61.2%,速裁程序适用率34.4%,办案时长平均缩短59%。深化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提前介入案件28件,提出书面检察意见21件,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172份,督促侦查机关立案2件、撤案8件。强化刑事审判监督,成功抗诉一起职务犯罪案件,法院依法撤销原判,改判被告人退缴国库660余万元。深入8个司法所巡回检察,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并督促问题整改。联合区委政法委、区法院等建立协作机制,共享刑事裁判涉财产执行信息,推动10万余元案款执行到位。
民事检察更显温度。精准全面开展民事检察监督,办理各类案件25件。着力破解“执行难”问题,对民事执行活动制发检察建议3份,恢复案件执行,彰显监督刚性。针对一起涉民间借贷虚假诉讼监督案件,向法院制发再审检察建议,推动再审改判,获评全区检察机关典型案例。准确把握支持起诉职能定位,与区法院建立支持起诉协作机制,保障涉农民工、妇女、儿童权益案件快立、快审、快裁、快执。办理支持受家暴妇女、事实孤儿等起诉案件5件,支持农民工起诉讨薪,成功帮助307名农民工追回被拖欠工资,获评全区检察机关典型案例。
行政检察规范推进。积极审慎开展行政违法行为监督,办理各类行政检察监督案件110件,其中办理行刑反向衔接案件100件、行政审判程序违法监督等案件10件。制发检察建议8份,检察意见55件,均被采纳。做实行政审判活动监督,办理的一起行政审判程序违法监督案,帮助194户业主解除不当房屋抵押登记,成功化解十余年行政争议,获评全区检察机关典型案例。稳步推进行刑反向衔接,与回民区交管大队以“座谈交流+案件研讨”明确常发案件办案规则、程序,推动刑事处罚、行政处罚“无缝对接”,工作做法在全市检警行刑反向衔接工作座谈会上作经验交流。
公益诉讼精准履职。牢记“公共利益代表”神圣职责,办理公益诉讼案件58件,制发检察建议27份。对外卖食品卫生隐患、自动售货机无证销售等违法行为立案监督,维护食品行业新业态有序发展。联合三家检察机关制定《赵北长城检察公益诉讼跨区域协作工作机制》,推动生态检察跨区域保护协作。对部分文物被损毁破坏、石碑碑文被腐蚀等问题,制发检察建议3份。办理的督促履行“意拳”等非遗保护职责行政公益诉讼案,促成5个项目入选我区非遗保护名录,推动非遗项目保护经费首次列入政府财政预算,案件入选全区检察机关典型案例。
数字检察持续赋能。深入实施数字检察战略,构建“1+1+N”数字检察架构,依托“智慧办案中心”形成集指挥调度、演示汇报为一体的数字检察阵地。自主创建“案卡巡查”系统,监控并修改瑕疵问题136条,促进案件规范化办理。围绕区委政府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开展数字化监督办案,运用法律监督模型118个,发现监督线索114条,针对社区矫正对象脱管漏管、洗车行业违规排取水等问题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17份,制发检察建议22份、检察意见25份,办理司法救助案件7件,助力法律监督提质增效。
四、始终牢记检察机关的政治属性,在锻造过硬队伍中激活“检察动能”
以政治建设凝心铸魂。将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融入检察工作全过程,切实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政治责任,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学习研讨2次。成立全区检察系统首个汉蒙双语翻译“籽籽同心”工作站,回应各族群众法律需求,撰写的普法文章在自治区党委主办《实践》杂志发表。全面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专题学习研讨13次。制定实施理论学习“五学联动”工作机制,开展各类专题学习28次,持续夯实干警思想根基。创新党日活动形式,举办各类主题党日活动15次,激活基层党建新动能。
以队伍建设蓄势聚能。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分层分类开展全员素能培训,邀请西北政法大学教授、贵州省十佳公诉人等行业专家专题授课,选派多名业务骨干外出跟班学,传导式培训8次,组织“检阅·思享·聚能”大讲堂20次,不断提升培训实效。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联合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检察院等四省四地检察机关建立青年公诉人才培养机制,跨地区开展同堂培训,帮助青年人才快速成长。与内工大人文学院签署“检校共建”合作协议,促进理论、实践深度融合,助力高水平检察队伍建设。今年以来,集体和个人获市级以上荣誉44次。
以作风建设固本培元。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组织开展廉政党课、警示教育等活动8次,集中学习13次。全面推进勤廉检察建设,持续推进“三不腐”,常态化开展集体和个人廉政谈话,在全院范围内进行谈心谈话154人次。严格落实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检察干警填报重大事项110件,着力提升“三个规定”填报质量。打造廉政教育阵地,开设“字里说廉”专栏,发布原创视频6期。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全力配合上级检察院督察、区委巡察,认真落实反馈意见,全力做好整改“后半篇文章”。
以文化建设厚植根基。在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中领悟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创优“党耀检心”党建品牌,出台检察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建成“一廊+一平台+两基地”文化阵地,以多元文体活动为载体,凝聚团结力量,深化理念认同。创新讲好检察故事,原创微电影《撂跤》入选2024年自治区第四季度广电优秀视听作品。39篇宣传报道在《检察日报》等国家级媒体刊发,普法短视频《孙大圣氪金记》荣获2024年自治区网络普法新媒体作品大赛优秀作品。以理论研究成效巩固文化建设成果,4篇次论文在《人民检察》《检察日报》等国家级刊物获奖获选,14篇次论文在《北疆检声》《蒙检学苑》等自治区级刊物获奖获选。
以民主建设立本求真。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高质效做好代表委员联络工作。广泛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及各方人士参加检察开放日、参与公开听证等61人次。向区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民事检察监督工作,认真落实审议意见。建立专属听证员库,选取不同社会身份、专业特长的听证员,为高质量检察履职提供专业保障。深化法律职业共同体规范化建设,实现刑事案件审查起诉阶段律师辩护全覆盖,邀请律师参与见证认罪认罚448次,为律师提供阅卷服务159人次,进一步提升司法公信。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深切体会到,区委和上级检察机关的坚强领导是我们履职尽责的根本保证,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是我们开拓创新的坚强后盾,区政府、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是我们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在此,我谨代表区检察院向各位代表,向关心支持检察工作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检察工作仍存在一些弱项短板:一是服务大局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有待加强;二是检察队伍司法理念、专业能力与检察工作现代化的要求仍有差距;三是检察管理水平在新发展理念下亟须提升,一体推进“三个管理”还需强化。
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区检察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市委、区委工作要求,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聚焦办好“两件大事”、推进“六个行动”,做深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为我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司法保障。
一是擦亮鲜明政治底色,始终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牢牢把握检察机关是政治机关的定位,结合区委工作要求,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检察工作全过程各环节。围绕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推进检察改革,自觉接受外部监督,深化民主建设,规范检务公开;强化内部监督,加大检务督察、案件评查力度,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内外联动确保检察权依法规范行使,以法治力量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
二是主动融入中心大局,坚定不移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强化依法一体履职、综合履职,找准服务地方发展的切入点,做到“区委政府中心工作推动到哪里,检察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扎实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保护各类经营主体。聚焦聚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依法惩治和防范各类刑事犯罪,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扎实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做实人民群众可感受、能体验、得实惠的检察为民。
三是聚焦监督主责主业,矢志不渝守护社会公平正义。持续推动“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完善以证据为中心的刑事指控体系,提升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工作质效。精准开展民事诉讼监督,完善“府检联动”工作机制,协同破解执行难题。统筹推进行刑反向衔接与行政违法行为监督,做实做细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提升公益诉讼精准性和规范性,通过诉的确认维护公共利益。充分挖掘数字检察潜力,以“数字引擎”释放法律监督新动能。
四是着力提升管理水平,坚持不懈做实“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深入学习最高检“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三个善于”等司法理念,学深悟透“一取消三不再”决定的深远意义,将思想观念从强调数据考核转向用数据“把脉”。在充分发挥数据宏观研判功能的同时,做细做实案件质量管理等微观工作,从抓个案、抓类案、抓全诉讼过程的维度,持续完善业务管理机制,提升管理水平。
五是强化自身队伍建设,久久为功锻造堪当时代重任的检察铁军。推动党建与检察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以“第一议题”和“中心组+党支部学习”等制度,引领保障新时代检察工作。严格落实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和“三个规定”等铁规禁令,以自身净确保自身硬。深入推进检察文化建设,做优“党耀检心”党建品牌,为检察人员注入精神动力。丰富培训内容形式,强化人才梯队建设。用好案例培育、品牌打造等争先创优载体,持续提升检察公信力、传播力和影响力。
各位代表,风好帆正悬,奋斗正当时!新的一年,我们将认真落实本次会议精神,更加自觉接受人大监督,依法履职、实干至上,锚定目标、乘势而上,在服务保障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展现更大检察作为、贡献更大检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