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本网站已支持IPv6网络
当前位置:首页>>业务工作
窗口故事|司法救助让他们重燃希望
时间:2025-08-25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数月前,单亲妈妈刘某手里攥着判决书来到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检察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声音哽咽,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这份“执行不能”的判决,成了压在刘某心头一块沉重的石头。

经了解,刘某独自带着女儿在西安租房读书,生活本就拮据。为了给孩子一个安稳的住所,她轻信了自称能办理公租房的李某,将东拼西凑借来的“打点费”交给李某,没想到竟落入骗局。2024年5月,李某因犯诈骗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并处罚金10万元,同时责令其向刘某退赔1万元,然而这笔判赔的款项却迟迟没有赔偿到位。

经调查,李某早已将诈骗所得挥霍在网络赌博上,如今身陷囹圄且名下无可供执行的财产。

“孩子上学、老人看病都需要钱,欠的债也要还……我真的是没有办法了。”接访时,刘某的困境深深触动了检察官贺丰。他仔细审查案卷后敏锐地发现,此案的被害人远不止刘某一人。另外12名被害人同样陷入了“执行不能”的困境。

贺丰的心揪得更紧了,他立即展开行动,到多名被害人家中实地走访调查。走访时的景象印证了他的判断,因为都想办理价格低廉的公租房,13名被害人都是挣扎在生活边缘的困难群众。那一纸判决书,虽然是他们依法维权的结果,却也成了暂时无法兑现的“白条”,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心上。

“别灰心,我们国家有司法救助政策,就是帮助因案致困群众的。”贺丰耐心向被害人讲解司法救助政策、指导他们填写申请材料。在他的积极协调和快速推动下,司法救助程序高效运转起来。很快,包括刘某在内的13名被害人就收到了司法救助金。当拿到带着温度的救助资金时,刘某特意带着女儿再次来到长安区检察院,向贺丰表达谢意。那一刻,检察官的心里也暖流涌动。

(本报记者王梁 通讯员吴丹 嵇丛妍)

◎办案检察官说

“司法救助传递的不仅是经济上的救助帮扶,更是司法的温度和正义的守护。当刘某等13名被害人面临‘执行不能’的困境时,检察机关及时伸出援手,抚慰了被害人及其家属的伤痛,化解了潜在矛盾纠纷,修复了受损社会关系。该案也提醒我们,很多困难群众不了解司法救助政策,检察机关应主动‘向前一步’畅通渠道,让这项政策真正惠及需要之人。”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检察院控申检察部主任贺丰说。

来源:最高人民检察院

阳光检务
本院概况
组织机构
工作报告
预算公开
业务流程
法律文书
检务须知
公益诉讼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版权所有: 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人民检察院
工信部ICP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技术支持:正义网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

蒙公网安备 15010302000465号